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Info.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Info.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June 22, 2013
Saturday, April 06, 2013
Tuesday, April 02, 2013
Thursday, March 14, 2013
CowBoy Hat Styles
Utah-based Western wear and tack company A.A. Callister created a handy chart on how to identify cowboy hat styles. [ via ]
Monday, March 19, 2012
Friday, February 10, 2012
Thursday, February 09, 2012
US Movie Industry ... Revenues
Hollywood cites yearly losse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to illegal internet downloads as justification for new legislation. (source, PDF)
But what do the numbers say?


[ via informationisbeautiful ]
But what do the numbers say?


[ via informationisbeautiful ]
Friday, January 27, 2012
Friends in Numbers Infographics
Saturday, December 31, 2011
Every Major Batman Costume in One Convenient Infographic
Remarkably thorough chart which tracks every major revision of Batman's costume, starting from its first appearance in 1939 and all the way through 2012's Batman: Earth One drawn by and Gary Frank by Benjamin Andrew Moore

[ via comicsalliance ]
[ via comicsalliance ]
Monday, June 06, 2011
How To Credit an Image?
Saturday, December 11, 2010
Friday, August 20, 2010
Super Robot Scale Line up


The bottom one is not accurate, the Giant Robot should be much bigger... The top one is much more make sense to me.
Wednesday, April 28, 2010
Overcome Creative Block

Do you have creaive block sometimes? ISO50 recently approached some leading figures of the design world to learn how they deal with creative block. You must check the full article here.
Wednesday, April 07, 2010
Keman Rider Image Library

I introduced the site thai-toku.com in 2006 (in Chinese), it is a Thai site with lots of Japan Hero's information and data. One of the area I like the most is the Scanner-Zone which has most of the KamenRider feature Books scanned images. I think that ia a good reference image library for Kamen Rider/Mask rider fans eventhough the last update is April 2007.
Read my previous post
Wednesday, March 31, 2010
Game Developer Flowchart

This is a game developer flowchart by Game are Evils GrE. This is definitive history of video game, surprised broad and deep family tree. You can see hpow the comapny maerge, close, split etc. Click to see the image full res version.
Tuesday, February 16, 2010
4D Process

Monday, January 04, 2010
Happiness in Business
The quest for HOORAY! continues. [via]
Thursday, April 30, 2009
The Making of PlayStation

above you see the development of PS logo, I always interest to see any "the making of" stuffs, where is the original idea and how thge final design was developed etc. Edge Magazine has an retrospective up for the PlayStation, from its early break with Nintendo to its current struggles to for market share; cool logo and controller prototypes, etc. a interesting article.
Read the full article at edge-online
Saturday, April 18, 2009
Video Game Controllers Evolution

This neat illustration, we can see how the Video Game Controllers Evolution hands on. From dates back to the Tandy and Atari 2600 Video Game Console Controllers and continues through the years passing the NES, SNES, Dreamcast, Playstation and finally ends on the Wiimote.
It is amazing to see how Video Game consoles have evolved simply by the use of the controllers. What once was only a Controller with only a stick and a button has grown to the Nintendo Wiimote with a Directional Pad, 3 Buttons, 4 Options, 1 Shoulder, and is Motion Sensitive, including an additional Stick, 2 Shoulders which is also Motion Sensitive. What will be next?
source: Offworld
Saturday, April 04, 2009
轉:「日本動畫推移與國際比較」
日本動畫協會公佈 09 年「日本動畫推移與國際比較」官方統計數據
日本動畫協會在三月底的年度盛事「2009 日本國際動畫展」中展出了一系列關於日本國內動畫與外國比較的統計數字,而日前該單位也於官方網站上公開了這份資料,以下即為日本動畫協會所公佈之「日本動畫推移與國際比較」的整理報導:
◆ 日本動畫電影數量以及票房收入曲線(1958 年~2008 年)
2008 年內日本出品的動畫電影除了《哆啦 A 夢》、《蠟筆小新》、《名偵探柯南》、《神奇寶貝》等過去每年幾乎固定會推出電影版作品的動畫之外,最熱門的動畫電影就要算是宮崎駿的《崖上的波妞》了。
當初許多評論都認為《崖上的波妞》主要是以兒童為取向的作品,因此在票房的收入上不太被看好,不過在該片上映後卻大大地推翻了這些預測。雖然還未能超過《神隱少女》的 304 億日圓(2001 年日本電影票房冠軍)、以及《霍爾的移動城堡》的 200 億日圓(2004 年日本電影票房冠軍)的票房數字,不過就故事內容、角色特性以及作品特質來說,《崖上的波妞》或許比較相似於《龍貓》一樣,會成為一部長期受到歡迎的作品。
◆ 日本電視動畫作品數量的演進(1963 年~2008 年)
日本最初的 30 分鐘帶狀電視動畫《原子小金剛》於 1963 年問世,在之後日本的電視動畫逐漸的發展蓬勃起來。日本特有的「深夜動畫時段」作品在 1990 年代後半開始極速的增加,而在進入 2000 年之後依舊沒有改變這個成長方向,並且在 2006 年達到至今作品放映紀錄的最高峰。
雖然相較之下 07、08 年的作品數量有相繼減少的趨勢,但這究竟是代表動畫公司的製作量減少,或者這才是回歸到正常的市場需求量,這些都還需要再持續觀察幾年才有辦法作出評斷。
◆ 日本動畫的作品時數演進(2003 年~2008 年)
在日本的動畫「作品時數」統計中,是以每年年初至年底推出的所有動畫為對象(包含 DVD 內的影像特典以及電視未播放的部分),這個部分是在 2006 年達到了顛峰。而這裡也將以孩童為主的「一般時段(5 點至 23 點)」,和以年紀稍長的觀眾為取向的「深夜時段(23 點至 5 點)」分別比較。
而將 08 年與 07 年的數據比較後,可發現在「一般時段」的作品時數大約減少了 5000 分鐘左右,換算後約為 169 集的 30 分鐘作品。而在「深夜時段」的部分則是減少了 9500 分鐘,換算後約為 317 集 30 分鐘的作品。
此外,雖然在「深夜時段」的誕生後 1990 年代的動畫作品開始急速增加,但相對的在少子化的影響下,「一般時段」的動畫就有逐漸減少的趨勢,因此到了後期的作品時數總合就可說是跟著深夜時段的動畫數量在變動。
◆ 日本動畫 DVD 的銷售走向(1999 年~2007 年)
由於目前 2008 年的統計數字尚未正式出爐,因此無法下定論,但對於動畫產業來說,2008 年最大的影響力可說是來自於「藍光光碟」的誕生。
回想當年的影像媒體自錄影帶到 DVD 的推移可說是非常的成功,而目前已可見像是《超時空要塞 Frontier》、《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 R2》的藍光光碟初回出貨量就達到五萬張左右,因此從今年開始到明年藍光光碟是否能普及化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期。
◆ 日本動畫協會加盟社的網路與手機動畫作品相關收入(2002 年~2007 年)
近年來在日本急遽成長的還包括了網路和手機動畫作品,雖然自 05 到 06 年有十足的上升,但卻在進入 07 年時減緩了成長。雖然目前 2008 年的數據還未公佈,不過大致上可看出目前網路和手機也成為了一個新的發表主流平台。
◆ 日本動畫角色週邊商品市場的演進(2001 年~2007 年)
雖然日本的動畫角色週邊商品市場自 2002 年大大衰退,但在之後以非常緩慢的速度爬升,並且在 07 年恢復到和 02 年一樣的水平。而若仔細觀察這幾年來銷售前排名的話,也可以發現幾乎都是幾個固定的角色。
◆ 中國動畫作品時數的演進(2003 年~2008 年)
這份圖表是依照「中國廣電總局」所發布的資料作為依據,其中帶狀式動畫以及電影版動畫等皆被計算在裡面,但是並不是所有作品都有被中國當局允許進行播映。
◆ 與美國 2D、3D 動畫電影的數量比較(1995 年~2008 年)
自 1995 年世界首支 3D CG 動畫問世至今,現今的美國好萊塢可說是幾乎沒有在製作 2D 的平面動畫電影,而依照圖表趨勢可觀察到,今後似乎也將會持續朝著這個方向演進。觀察圖表可發現,美國在 3D 動畫的製作數量上有大幅的成長,而除了以往幾乎獨佔市場的皮克斯動畫和夢工廠之外,也有不少其它的電影公司逐漸地打入這塊領域。
此外,也統計了 2007 年 12 月至 2008 年 11 月為止,日本、美國以及其它國家分別針對「兒童」所製作的動畫作品數目,日本是 55 部作品,美國則製作了高達 351 部的作品,其餘國家的總合則為 41 部,在這裡或許也能觀察到各自對於「動畫」的定位也說不定。
日本動畫協會已提供了完整的「日本動畫推移與國際比較」剪報資料,有興趣的人可至的官方網站下載。日本動畫協會官網
文章轉載自:《巴哈姆特》
日本動畫協會在三月底的年度盛事「2009 日本國際動畫展」中展出了一系列關於日本國內動畫與外國比較的統計數字,而日前該單位也於官方網站上公開了這份資料,以下即為日本動畫協會所公佈之「日本動畫推移與國際比較」的整理報導:
◆ 日本動畫電影數量以及票房收入曲線(1958 年~2008 年)
2008 年內日本出品的動畫電影除了《哆啦 A 夢》、《蠟筆小新》、《名偵探柯南》、《神奇寶貝》等過去每年幾乎固定會推出電影版作品的動畫之外,最熱門的動畫電影就要算是宮崎駿的《崖上的波妞》了。
當初許多評論都認為《崖上的波妞》主要是以兒童為取向的作品,因此在票房的收入上不太被看好,不過在該片上映後卻大大地推翻了這些預測。雖然還未能超過《神隱少女》的 304 億日圓(2001 年日本電影票房冠軍)、以及《霍爾的移動城堡》的 200 億日圓(2004 年日本電影票房冠軍)的票房數字,不過就故事內容、角色特性以及作品特質來說,《崖上的波妞》或許比較相似於《龍貓》一樣,會成為一部長期受到歡迎的作品。
日本最初的 30 分鐘帶狀電視動畫《原子小金剛》於 1963 年問世,在之後日本的電視動畫逐漸的發展蓬勃起來。日本特有的「深夜動畫時段」作品在 1990 年代後半開始極速的增加,而在進入 2000 年之後依舊沒有改變這個成長方向,並且在 2006 年達到至今作品放映紀錄的最高峰。
雖然相較之下 07、08 年的作品數量有相繼減少的趨勢,但這究竟是代表動畫公司的製作量減少,或者這才是回歸到正常的市場需求量,這些都還需要再持續觀察幾年才有辦法作出評斷。
在日本的動畫「作品時數」統計中,是以每年年初至年底推出的所有動畫為對象(包含 DVD 內的影像特典以及電視未播放的部分),這個部分是在 2006 年達到了顛峰。而這裡也將以孩童為主的「一般時段(5 點至 23 點)」,和以年紀稍長的觀眾為取向的「深夜時段(23 點至 5 點)」分別比較。
而將 08 年與 07 年的數據比較後,可發現在「一般時段」的作品時數大約減少了 5000 分鐘左右,換算後約為 169 集的 30 分鐘作品。而在「深夜時段」的部分則是減少了 9500 分鐘,換算後約為 317 集 30 分鐘的作品。
此外,雖然在「深夜時段」的誕生後 1990 年代的動畫作品開始急速增加,但相對的在少子化的影響下,「一般時段」的動畫就有逐漸減少的趨勢,因此到了後期的作品時數總合就可說是跟著深夜時段的動畫數量在變動。
由於目前 2008 年的統計數字尚未正式出爐,因此無法下定論,但對於動畫產業來說,2008 年最大的影響力可說是來自於「藍光光碟」的誕生。
回想當年的影像媒體自錄影帶到 DVD 的推移可說是非常的成功,而目前已可見像是《超時空要塞 Frontier》、《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 R2》的藍光光碟初回出貨量就達到五萬張左右,因此從今年開始到明年藍光光碟是否能普及化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期。
近年來在日本急遽成長的還包括了網路和手機動畫作品,雖然自 05 到 06 年有十足的上升,但卻在進入 07 年時減緩了成長。雖然目前 2008 年的數據還未公佈,不過大致上可看出目前網路和手機也成為了一個新的發表主流平台。
雖然日本的動畫角色週邊商品市場自 2002 年大大衰退,但在之後以非常緩慢的速度爬升,並且在 07 年恢復到和 02 年一樣的水平。而若仔細觀察這幾年來銷售前排名的話,也可以發現幾乎都是幾個固定的角色。
這份圖表是依照「中國廣電總局」所發布的資料作為依據,其中帶狀式動畫以及電影版動畫等皆被計算在裡面,但是並不是所有作品都有被中國當局允許進行播映。
自 1995 年世界首支 3D CG 動畫問世至今,現今的美國好萊塢可說是幾乎沒有在製作 2D 的平面動畫電影,而依照圖表趨勢可觀察到,今後似乎也將會持續朝著這個方向演進。觀察圖表可發現,美國在 3D 動畫的製作數量上有大幅的成長,而除了以往幾乎獨佔市場的皮克斯動畫和夢工廠之外,也有不少其它的電影公司逐漸地打入這塊領域。
此外,也統計了 2007 年 12 月至 2008 年 11 月為止,日本、美國以及其它國家分別針對「兒童」所製作的動畫作品數目,日本是 55 部作品,美國則製作了高達 351 部的作品,其餘國家的總合則為 41 部,在這裡或許也能觀察到各自對於「動畫」的定位也說不定。
文章轉載自:《巴哈姆特》
Subscribe to:
Posts (Atom)